中國服裝業轉型正當時 開啟“智造”新時代
[導讀] 柔性制造數字化生產模式從“期貨式大規模生產”走向“現貨式敏捷制造”,更加智能化,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產品制造周期,適應市場的更新速度,也能滿足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據了解,為中國三軍儀仗隊設計制作服裝的新興際華集團旗下品牌JH1912主打功能與時尚的完美結合。
柔性制造數字化生產模式從“期貨式大規模生產”走向“現貨式敏捷制造”,更加智能化,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產品制造周期,適應市場的更新速度,也能滿足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在剛剛過去的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身穿的14式禮賓服獲得了眾人矚目,作為該服裝的設計制作者,唯一一家以服裝為主業的央企——新興際華集團表示,無論在面料、設計風格和做工方面,這都展現了中國服裝業的發展水平。
在經歷了過去大批發、粗放式發展階段,并經歷了近兩年中國服裝代加工廠的震蕩之后,隨著多元化、個性化消費時代的來臨,不斷沖擊甚至顛覆著服裝品牌的商業業態和管理模式,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服裝行業實現轉型發展正當其時,而把握消費真實需求構建行業合理發展模式是關鍵。
柔性生產模式漸成行業發展方向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最大的服裝制造、出口國。與追求大規模、低成本的傳統服裝生產方式不同,服裝作為最能彰顯個人個性的符號之一,正在催生一種新的市場業態———以新品更換速度快為特點的快時尚。快時尚的背后是圍繞“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生產組織模式的革新。不可避免,服裝行業也需要適應消費需求的巨大變化調整方向,相伴而生的是生產柔性化、精益化趨勢。
新興際華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柔性制造數字化生產模式從“期貨式大規模生產”走向“現貨式敏捷制造”,更加智能化,不僅能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產品制造周期,適應市場的更新速度,也能滿足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據了解,目前柔性生產模式已在行業里形成趨勢。紅領西服已研發成功了可標準化復制的個性化服裝柔性生產系統。這套系統對定制西裝的每個細節做了規定,客戶只需點點鼠標就能選擇面料、款式以及提出一些個性化要求。紅領總裁張蘊藍就曾表示,目前市場已經發生徹底改變,個性化定制是未來方向。
無獨有偶,報喜鳥個性化定制業務也已于去年在天貓上線,消費者可線上進行量體預約,量體師72小時上門量體服務。再通過信息化訂單處理、智能化生產保證快速交貨。
而雅派朗迪在不久前結束的2015年服博會上展示了體驗式智能O2O(即線上到線下)定制系統。據公司人士介紹,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思維,公司研發出“定制智能生產系統”,將定制智能生產系統直接對接消費者,實現消費者能在PC端、移動端自主設計下單,鏈接線下體驗店,真正實現服裝定制O2O。
業內專家表示,服裝行業未來的發展就是要“以人為本”。消費者已經和品牌站在同等位置,甚至占據主導地位,并且和品牌的距離在拉近,品牌需要和消費者溝通、分享、合作,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加強消費者的體驗,從用戶角度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定制和快速服務,柔性生產模式將漸成行業發展方向,大規模按需定產時代可能逐步到來。
功能性服裝需求催生新市場
某服裝公司負責人表示,如果說過去主要是以季節需求為分類的話,那么現今人們更多地向禮儀、工作、休閑、家居、娛樂等需求分類轉變,分類越細化,功能要求就越明確。功能性服裝需求空間催生新的消費市場,服裝行業品牌應抓住這一消費熱點適時發展。
據了解,為中國三軍儀仗隊設計制作服裝的新興際華集團旗下品牌JH1912主打功能與時尚的完美結合。面料上采用高防水高透氣意大利進口面料,兼具美觀和戶外功能性,以便滿足城市精英、時尚新生代、運動以及戶外愛好者的個性和功能性選擇。
此外,李寧公司剛剛宣布與小米投資的硬件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進行戰略合作,首批合作推出的兩款跑鞋,預計在今年三季度開售。據李寧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已經披露的智能芯片的功能中,除了標配的數據采集分析與運動記錄等,還將針對中國跑者的跑姿提供專業而量體裁衣的指導。
據市場人士分析,未來戶外裝備產品還需關注攜帶工具、通訊、光學儀器、電子裝備等其他裝備與服裝的結合,給未來服裝市場帶來更多的消費空間。
大數據勾勒消費者清晰影像
“目前服裝品牌之間同質化現象十分明顯,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服裝競爭市場,拉開服裝品牌間的差異成為服裝行業的一大難題。”服裝企業普遍表示,其中一個有效途徑就是借助大數據技術把握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來源于社交網站的數據是大量的、鮮活的,代表了網民的真實想法。因此,“消費者”不再是一個籠統模糊的群體,而是一個個由海量而碎片化的數據支撐起來的“整體的人”。服裝行業應重視這些鮮活數據的搜集,深刻理解把握消費需求,使得品牌更加貼近消費者,進而創造引領消費者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溢達集團董事長楊敏德指出,對于紡織服裝產業而言,從產品研發到生產銷售,大量高度相關的數據信息貫穿其中,其中的難點在于如何有效挖掘、利用與集成這些數據信息并轉化為現實的商業支撐。她建議,由國家相關部門牽頭,聯合產業各方,加強大數據技術在紡織服裝產業領域的應用與落地研究,重點從可控的大數據分析成本、可行的部署實施方案、有效的分析挖掘技術等企業關注的方向,助推整個產業對大數據價值的撬動。
茵曼女裝董事長方建華也表示:“大數據的核心還是基于對消費者的理解。”他分析,傳統的服裝企業沒有辦法掌控終端消費者的詳細信息,品牌的會員資料很難去收集。但是在互聯網渠道下,能夠掌控所有消費者的數據,進行有效分析之后,可以很好地進行客戶分層,針對客戶喜好來推送商品。
不可否認,O2O的發展已經開始影響整個服裝零售行業的版圖。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同質化競爭都是服裝行業未來要面臨的共同難題。可以說,大數據下的信息搜集,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真實的消費需求,進而滿足消費者的喜好實現品牌的定位。所以,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大數據下的消費連接后,回到產品本質,回到商業本質,將產業的轉型升級真正落到實處將是行業發展的良策。
更多資訊:http://www.bjhcfz.com http://www.alazam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