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人又缺機器 服裝公司們重提“美國制造”真的現實嗎
時間:2015-09-08 來源:www.alazami.com.cn 作者:T恤衫定做
點擊:次
盡管如此,身為時尚之都的紐約并非美國的時尚制造中心。據美國服裝和鞋履協會(AAFA)統計,全美目前97.5%的服裝來自進口,其中中國制衣工人貢獻最大,可以說,他們主宰著美國人穿什么。而1960年代則完全相反,美國95%的服裝出自當地生產。
曾經雇有10萬員工的紐約服裝制造業或許只能停留在歷史,但并不代表美國人愿意放任“紐約制造”一去不回。
自2012年以來,美國時尚設計師協會(CFDA)聯合紐約經濟發展公司( NYCEDC )共投入13筆,總計120萬美元(約合763.8萬元人民幣)的扶助金,意在復蘇本土時裝制造業。
NYCEDC 時尚藝術總監Eric Johnson看來,諸多宏觀經濟因素導致的海外與美國制造成本差逐漸縮小以及消費者對于原料、生產地的關注,令美國制造復興有望。“不見得立竿見影,所有設計師都會美國生產。這需要漫長的過程,我們也許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會看到成效。” Johnson對《女裝日報》說道。
今年2月,CFDA與NYCEDC 合作推出“紐約制造”(Made in New York),并籌集1500萬美元(約合9549.3萬元人民幣)用于現有的時尚項目,并扶持新晉設計師。
就在此時,美國精品百貨巴尼斯(Barneys)和Altuzarra,Thom Browne,The Row,Proenza Schouler等7家設計師品牌合作的膠囊系列正在Barneys位于麥迪遜大道的四個櫥窗內展出。除了設計師極具話題性外,系列全部在紐約市當地生產也是噱頭之一。
為促進本土時裝設計,紐約市在布魯克林日落公園投資350萬美元(約合2228.6萬元人民幣),從去年開始著手改造,鼓勵紐約新銳設計師來到這里。這一孵化空間預計將迎來約50位設計師,二三十家時尚和科技公司,包括小型打樣工廠、智能穿戴研發中心、勞動力拓展中心等。具體孵化空間則包括12間私人工作室、教室、會議室、計算機實驗室、工業縫紉車間等完整的生產鏈。
盡管如此,身為時尚之都的紐約并非美國的時尚制造中心。據美國服裝和鞋履協會(AAFA)統計,全美目前97.5%的服裝來自進口,其中中國制衣工人貢獻最大,可以說,他們主宰著美國人穿什么。而1960年代則完全相反,美國95%的服裝出自當地生產。
我們大多會認為,中國相對“便宜”的制造成本是美國品牌轉投此地的原因,但事實上,美國制造眼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在于:缺乏有技術的工人。1977年開始在美國創辦品牌的Orzeck曾見證過紐約曼哈頓時裝區(Garment District)的興衰。她在接受時尚新聞網站Fashionista采訪時回憶稱:“1980、1990年代,越來越多的品牌將生產線搬到海外,時裝區的工廠、布料店規模急速縮水,要找到真正會剪裁,懂得處理特殊布料的人非常困難。”
除此之外,要在美國找到能夠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新機器也不容易。曾在奢侈品牌負責生產的Atnyel Guedj認為,美國與中國在這方面比較的話毫無勝算,“品牌不愿意在美國工廠的機器上投資大錢”。
在“愛國”口號下行動起來的成熟品牌大多本身就在本土設有工廠。例如美國L.L. Bean,這家以獵鴨靴出名的品牌在2014年擴建了其在美國不倫瑞克的生產基地。此外,戶外品牌Filson近三年在美國開了兩家新工廠,總共為288人提供工作崗位。
就目前看來,真正擁有國際聲望的美國設計師品牌還沒有將海外生產鏈遷至本土,在高技能勞動力和機器都缺乏的情況下,美國制造能否真正興起,真不好說。
本頁關鍵詞:服裝公司,機器,美國制造